机构档案
- 机构级别:普通会员
- 信用等级:
资料认证
未通过身份证认证
未通过办学许可认证
- 学校浏览人次:次
- 加盟时间:2015年01月24日
师资介绍
北京世针传统医学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力量简介
发布者:wfasedu 发布时间: 来源:wfasedu
特约顾问
贺普仁

1926年,生于河北省涞水县。
1940年,投在北京针灸名医牛泽华门下学习。
1948年,开设贺普仁中医诊所。
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任针灸科主任。
1971年,发表《火针治疗30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等》火针研究的相关论文。
1982年,任八卦掌研究会副会长。
1988年,任北京市针灸学会会长。
1989年,出版著作《针具针法》第1版。
1991年,成立贺氏针灸三通法研究会。
2003年,重开“贺普仁中医诊所”。
2006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2010年,创建《北京八珍堂中医门诊部》,担任院长职务
贺普仁教授自幼师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30年之久,1990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名老中医”。
2009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达30年之久。现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北京针灸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位。贺老德艺双馨,一生以“以医治人,以义正己”为座右铭,以精湛医术普济众生,以仁义之心律己,以倾囊之德传授于徒,诠释了大医精诚的内涵。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贺教授博采众家之长,用全新的治疗思想,创立了“贺氏针灸三通法”。为保持和发扬中华传统医术针灸在中华传统中医学中的地位,弘扬“救死扶伤,医病救人”的崇高医德,被誉为“神针”的贺普仁教授投入大量精力和心血亲自创办了贺普仁中医诊所。诊所采用针灸、刺络、放血、拨罐的治疗手法,接治各种疑难杂症。
在庆祝贺老从医50周年的时候,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庆祝大会题辞:“银针寓深情,拳拳爱人心”,这也是贺普仁教授医学生涯的写照。
贺普仁教授精研内难,通览甲乙,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学说和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体系一贺氏三通法。著有《针灸治痛》、《针具针法》、《针灸歌赋临床应用》、《毫针疗法图解》、《火针疗法图解》、《三棱针疗法图解》等书、并担任针灸学研究生导师。他提出的医德、医术、医功三位一体的针灸医生培养方针,见解独到,高屋建瓴。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先后赴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交流、讲学,精湛的医术使国内外医学界同仁惊叹不已,被誉为针灸泰斗。美国等国家先后成立了“针灸三通法研究会”贺氏针灸三通法享誉海内外。
程莘农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

程莘农,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于江苏淮阴。教授,博士研究生和师带徒导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针灸学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幼承家学,后于1936年师从著名老中医温热病专家陆慕韩学习内科和妇科,1948年获民国考试院中医师证书,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期医本科进修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之一“经络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特约评议组成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经络研究委员会顾问,北京市针灸学会顾问,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兼医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组)。
在60多年从事中医内、妇、针灸医疗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临床、科研经验;对中医温热病舌诊有较深的研究,在针灸基础理论研究、针灸选穴、针刺手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数十年如一日,勤于临证,钻研古籍,博采众长,主张实践与理论并重,对《内经》、《难经》等古代中医典籍有所研究,写出“难经语释”、“难经概述”等文章。主编了《简明针灸学》、《中国针灸学》(中、英文本)、《针灸精义》(印度印行,英文版)、《针灸疗法》等十几种论著。在针灸临证时他重视辨证论治,贯彻理、法、方、穴、术的统一性,针刺手法高超独特,认为用药用穴都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穴位和中药的作用常有异曲同工之妙。
曾荣获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荣誉教师”证书;世界文化理事会颁发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培养针灸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特别是在培养国际针灸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兴趣广泛,六岁起学习书法、绘画、篆刻,其作品已收刻和收录于“翰园”碑林及《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是年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中国画研究会会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杏林书画协会顾问。
特约专家
刘保延

1977年12月—1982年12月,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学士)
1982年12月—1985年9月,陕西临潼县卫生学校中医医师
1985年9月—1988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临床专业研究生(硕士)
1988年9月—1997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院科研处长、副院长;
1997年7月—2001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
2001年5月—2002年2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班
2001年2月—2010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2010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工作单位及职务: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全国针灸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长;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主任、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中医杂志、中医科技管理杂志等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欧亚科学院院士。
专业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863、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等研究20余项;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研究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制定了针灸标准20余项。
孙悦
